近日,在鄰水縣觀音橋鎮王家壩村景剛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民正在捆綁番茄枝條,確保蔬菜穩產穩收。這家合作社是觀音橋鎮重點扶持引進的“菜籃子”工程,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蔬菜產業。目前,該基地種植面積達43畝,預計今年蔬菜總產值約50萬元。
“現在共有23個大棚,種植了西紅柿、黃瓜、包心菜、辣椒等蔬菜,每天都有七八名村民在基地務工?!痹摵献魃缲撠熑它S芬介紹。
近年來,觀音橋鎮按照“一帶兩園三區”發展格局,逐村問診把脈,從各村實際出發,因村制宜,多措并舉,鼓勵各村發展強村富民產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在該鎮天寶寨社區,社區充分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生態等優勢,因地制宜發展10余畝食用菌產業,讓食用菌成為村民致富的特色產業。
“目前,村里共種植了10余畝黑木耳,每年產鮮木耳約5萬斤,產值約16萬元?!碧鞂氄鐓^總支部書記潘軍說。
近年來,觀音橋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堅持“因村制宜、科學規劃”原則,按照“一個目標、三大抓手、四個支撐”的發展定位,加快推進綠色產業發展步伐,制定出臺優惠政策,重點招引和扶持果蔬種植企業、合作社,按照規?;N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發展的思路,促進果蔬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大力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積極打造休閑采摘、農業觀光等農旅融合新業態,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產值,不斷增加群眾收入。 (鄰水融媒 李勇)
編輯:李娟

延伸閱讀
時政
黨媒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