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雨薇 劉甜甜
“月薪1.5萬元,大??蓤蟆薄?000元考個證,不僅可以科學育娃,還可以兼職賺錢”“家庭教育指導師緊缺,時薪從100元—700元/時漲至1000元/時”……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為“國事”,父母們開啟“依法帶娃”時代的同時,關于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的廣告也隨之增多,“門檻低”“考證易”“收入高”等成了不少培訓機構吸引考生報考的噱頭。
進入“依法帶娃”時代,家庭教育培訓“火爆”并不奇怪,和很多新職業、新行業一樣,一旦風口到來,各路魚龍混雜的培訓機構就會隨之而來:廣告詞、宣傳語,一如既往地極盡忽悠之能事,似乎一個證考下來,既能賺得腰包大鼓,又能順便把自己的家庭教育搞好。
說到底,家庭教育是“國事”而不是“生意”。政策一出臺,機構先聞風而動,不能從孩子身上賺錢了,就把目光放到了家長身上,一如既往的廣告語、宣傳詞,無外乎是制造焦慮,實則效果如何,誰也不能保證?!耙婪◣蕖睍r代,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國事,科學引導需要專業人士引導,五花八門的培訓機構顯然不在其列。更何況,“家庭教育指導師”并未在國家職業分類之內,花費大價錢考取的“證書”其實并沒有什么用。
因此,要破解家庭教育培訓亂象,家長需要端正心態,按照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要求不斷提升自己,有問題尋求老師等專業教育人士咨詢,不被焦慮裹挾自然也不會上當受騙。有關部門也要依法嚴肅懲處此類機構、平臺,同時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盡快納入公益服務體系,切實提高其科學性、專業性。
編輯:李玉朗

延伸閱讀
時政
黨媒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