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烈士
王璞,姓孫名仁,字子仁,號克毅,又名王慕齋、汪慕齋、石夷、石果等。湖南省湘鄉縣人,1917年2月生。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中共韶山特別支部委員、湘鄉縣委委員兼韶山區委書記、湘寧中心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重慶市委書記、川東臨委書記兼上川東地工委書記等職。1948年,王璞組織領導了華鎣山起義,9月7日,在木瓜寨戰斗中,王璞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1歲。
1917年,王璞出生在湖南省湘鄉市一個佃農家庭。1932年,王璞考入湘潭“塾師訓練班”。畢業后,先任“民眾夜?!苯處?,不久任孫氏祠小學正式教師。1936年擔任區立十八小學、區立義務小學校長后,他特別注意團結和幫助大革命時期的烈士或活動分子的后裔。1936年,毛澤東創建的韶山支部的老黨員毛特夫、毛遠輝等從上?;厣厣?,發現王璞的革命傾向,便與之交往,并列為黨組織發展對象培養。他入黨后,信心倍增,意氣風發,在《述志》詩中寫到:“磨光寶劍莫踟躕,自有通身血似珠。順乎人間除黑暗,翻身世道掃崎嶇。傷心不算英雄漢,為己何為大丈夫。沖冠一怒為天下,縱馬沖鋒正此時”。1939年冬,由于國民黨反動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孫仁受黨組織安排,離開湘鄉,于1940年6月抵達西康、四川。1941年去西康地區作社會調查,1942年化名王璞,擔任重慶市委書記。
1947年2月,國民黨強迫四川省委撤離重慶,四川的各級黨組織失去領導。王璞毫不退縮,勇挑重擔,繼續領導有聯系的黨組織開展對敵斗爭,并加速了開展農村武裝斗爭的步伐。1947年冬,王璞到廣安,建立并直接領導上川東地工委工作。在他的領導下,上川東發展黨員1000多人,共成立了10個工委,籌組了5000多人的秘密武裝力量。1948年4月,重慶地下黨的秘密報紙《挺進報》被國民黨特務破獲,冉益智、劉國定被捕叛變,江竹筠等大批黨的干部因叛徒出賣而被捕,情況萬分危急。上川東地工委所屬的華鎣山周圍各縣黨組織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形勢危急,黨的許多干部難以隱蔽。在這種情況下,王璞認為不能再等待。7月上旬,他來到岳池縣羅渡鎮(現齊福鄉),在共產黨員伍俊儒家里召開上川東七、八工委負責人緊急會議,決定提前發動華鎣山起義。會議決定成立西南民主聯軍川東縱隊,王璞任政委,曾霖負責軍事。
在王璞的周密部署和組織指揮下,一個多月時間內,華鎣山周圍的廣安、武勝、岳池、合川、渠縣等地的武裝起義連續爆發,風起云涌,勢如破竹,席卷上川東大地,給敵人以嚴重打擊。起義隊伍的凌厲攻勢和巨大影響,使敵人驚恐萬分,但又不敢貿然派兵“進剿”,便責成地方軍警全力“圍剿”。1948年8月31日拂曉,敵南充警察局長林廷杰帶領南充、岳池、武勝的警察中隊和附近幾個鄉的自衛隊、鄉丁數百余人進攻王璞率領的游擊三支隊。面對多路敵人圍攻的緊急情況,王璞根據地形條件,果敢決定打敵人的伏擊。他指揮部隊埋伏在黃花嶺山坡兩側,然后由三支隊司令員陳伯純帶領一支小分隊與南充方向的敵人首先交火,并有意邊打邊撤,撤至黃花嶺。林延杰誤以為起義隊伍不敢戰斗,便下令吹起沖鋒號,指揮他的部隊向起義隊伍發起沖鋒。敵人剛剛進入埋伏圈,埋伏待敵的起義隊員一齊開火,機槍對準林延杰連續點射,將這個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劊子手當場擊斃。警察們見自己的頭目被打死,便一個個調頭各自逃命。
國民黨地方武裝“進剿”華鎣山起義隊伍慘遭失敗,引起了反動輿論的一片喧囂,國民黨四川省參議會急忙召開會議,請派大軍“清剿”。省主席王陵基叫嚷:“不要使那里(華鎣山)變成了四川的盲腸”,并立即飛往南京“面謁總統請示”?;卮ê?,王陵基即與綏署主任朱紹良、重慶市長楊林等糾集2000多人,對華鎣山起義隊伍進行聯合“清剿”。
華鎣山起義隊伍在岳池三元寨被敵人包圍,戰斗進行了兩天一夜。起義隊伍打退敵人十多次瘋狂進攻,但敵人增援部隊不斷開來,面對敵我力量對比懸殊,敵強我弱的嚴峻形勢,王璞當機立斷,毅然決定組織部隊突圍,甩掉敵人。他指揮起義隊伍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順利地突破了敵人的重重包圍,于9月7日將隊伍轉移到岳池坪灘鄉與武勝石盤鄉交界的木瓜寨。
王璞帶領起義隊伍剛轉移到木瓜寨,國民黨岳池縣警察局長魏仲樞和武勝縣縣長張洪炳分別帶領警察中隊、民團鄉丁500多人,于下午3時尾追到木瓜寨,并分成三路同時向起義隊伍左側陣地發動進攻。另一股敵人則用機槍封鎖起義隊伍向石盤撤退的道路。面對敵人的進攻,足智多謀的王璞采取政治攻勢,向敵人喊話,并當場將俘虜釋放,揭穿了敵人的謊言,瓦解了敵人的士氣,為起義隊伍贏得了時間。
接近黃昏,王璞召集干部們研究對策。一名戰士修整槍支,不慎走火,王璞下腹中彈。由于缺少藥品,司令部決定立即由王屏藩負責送王璞到嘉陵江邊,再用船送往重慶醫治。但因敵人的嚴密封鎖,兩次沖出去都被敵人密集的火力壓了回來。待到天黑部隊撤退時,王璞終因流血過多停止了呼吸。戰士們悲痛萬分,含著熱淚將烈士的遺體抬到寨下一個巖洞里藏起來,打算以后轉移安葬??墒?,第二天兇殘的敵人發現了王璞的尸體,極端殘暴地將他的頭顱割下,掛在石盤場口的楊槐樹上示眾。敵人走后,附近的群眾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將烈士的頭顱掩埋在楊槐樹下。
1957年9月,中共重慶市委、武勝縣委將王璞遺骨移葬于武勝縣烈士陵園,立碑紀念。
編輯:廣安黨史網

延伸閱讀
時政
黨媒推薦